第7章
關燈
小
中
大
律風大約等了三天,才收到國院的面試通知。
面試時間定在一周後,地點是橋梁分院的第一會議室。
本該充裕的時間,卻因為通知的附加要求,變得緊張——
“請完善作品集,提供不少於五項參與項目或設計作品的內容,並準備一小時左右的闡述PPT”。
五項……
律風盯著這個數量,只覺得頭痛。
國家設計院的標準,比他知道的任何建築事務所都要高。
他手上完整的橋梁設計作品屈指可數,而且只參與過越江橋一個項目。
雖然他出過不少橋梁設計圖,但是大多是類似於曲水灣大橋的覆合式橋梁,沒有多少新意,更登不上國院的臺面。
律風點開電腦裏設計作品文檔,分門別類放滿了他學生時代以來,設計的各項建築。
如果只求數量,不限定橋梁主題,他隨時能夠做出精美漂亮的作品集。
可惜,那些線條溫柔、綠色節能的建築物,一定不是橋梁分院想看到的東西。
而是想看看他所設計的橋梁。
室內安靜的響起鼠標點擊聲音。
律風逐一查看了自己研究過的橋梁種類。
終於確定了作品集的完善方向。
做不到盡善盡美,至少要表達出他想要創造的橋梁世界。
橋梁分院,第一會議室。
律風攜帶著面試所需要的作品集、闡述PPT來到現場。
會議室外比他想象的更加安靜,會議室兩扇大門緊緊閉合,門外站著個中年人。
他穿著樸素的夾克衫,一見律風便揚起笑容點點頭,“律風,來了?”
這人語氣熟稔的叫出了律風的名字,才自我介紹道:“我是設計部的馮漢林,快進去吧,就等你了。”
說完,馮漢林推開身後大門,像一個專業的引路員,全然不需要律風的寒暄。
律風習慣了國內各種客套話,沒想到來了橋梁分院,他準備好的禮貌問候竟然根本不需要。
他帶著資料,走進會議室,卻發現裏面黑壓壓一片,坐滿了工作人員。
吵雜的聲音伴隨著上百雙眼睛匯聚過來,室內瞬間變得安安靜靜。
律風難得呆楞。
會議室第一排坐著一個領導模樣的中年人,他面前擺放著厚重的打印文件。
這樣隆重的架勢,絕對不是面試該有的氣氛。
他不得不低聲跟身邊熱情的馮漢林強調道:“馮先生,我是來面試‘設計助理’職位的律風。”
而不是什麽同名同姓參加會議的其他人。
馮漢林一聽就笑了。
“對啊,英國獨立建築學院畢業那個、設計了越江橋的律風嘛。”
他眼角盡是慈祥溫和,“沒走錯,我也沒認錯人。面試叫這麽多人來,是我們橋梁分院的習慣,這叫廣泛聽取員工意見,全方面考慮求職者秉性。不用緊張,你就當成普通面試,好好發揮就行。”
普通面試?
律風掃了一眼滿滿當當的會議現場,跟隨馮漢林的指引走上寬敞明亮的講臺。
巨大的投影幕布放下來,足夠會議室最後一排的員工,將幕布裏每一個字看得清清楚楚。
他餘光一瞥,發現會議室前方,立著一臺攝像機,鏡頭後的燈光亮著,顯然正在運作。
這麽“普通”的面試現場,他還只在學校超級熱門的大課、講座上見到過。
國院的面試……
這麽嚴格的嗎?
律風在馮漢林協助下,安靜的傳輸資料。
剛剛因為大門打開才安靜下來的室內,繼續泛起竊竊私語。
“這就是律風?”
“確實年輕啊,之前馮主任說年輕我還不信。”
“換我我也不信啊,越江橋用的又不是其他專利,那可是三角鋼型支撐——”
話語逐漸變得模模糊糊,偶爾幾個詞匯突兀的蹦出來,又迅速被吵雜的聲音掩蓋。
整個氣氛騷動起來,還伴隨著紙頁嘩啦啦翻動的聲音。
這場獨特的面試,驚訝的不只是律風,還有橋梁分院眾多設計師、工程師、研究員。
早在一周前,院裏就發了通知,今天在第一會議室提前入場,聆聽越江橋設計師闡述設計理念。
通知一出,外派的、出差的、休假的都震驚無比,分分鐘把院裏聊天群炸出99+消息提示。
越江橋的名字,已經成為了橋梁分院的討論熱點。
它成功采用曲水灣大橋專利技術的設計,令員工們覺得格外震驚。
即使他們翻來覆去看了報告,也有無數的問題,亟待解答。
“他在修正三角鋼型支撐參數的時候,是怎麽平衡橋型差異的?”
“越江洪水峰值和航道線高度為什麽會有0.86米的落差?”
各種疑問,導致了今天會議室爆滿的局面。
還有不少員工沒法親自到場,紛紛在聊天群裏圈親切友好的馮主任,發出“給我錄個像”“幫我提個問”的呼聲。
於是,會議現場人有了,錄像有了。
馮漢林的筆記本上,還認真記錄了幾個值得一提的問題,就等著律風解說完,挨個提問回答。
“感謝各位的到場,那麽接下來我先闡述越江橋的設計理念。”
律風的開場,直接又簡潔。
會議室在他清晰的聲音裏,重回安靜。
PPT上的內容,在場的人已經看過了無數次。
然而,當律風說起越江橋的概念時,他們還是隨之翻動了手邊的紙張,跟隨設計師一起,回顧越江橋的信息。
對律風來說,這是一場面試。
對橋梁分院來說,這是一場計劃之中、本就該有的交流。
他們手上的會議材料,印滿了越江橋的設計原理、越江數據,還有原封不動打印出來的《越江橋采用曲水灣大橋三角鋼型支撐的可行性研究》報告。
曲水灣大橋是橋梁分院的驕傲。
設計署名“國家設計院”五個字背後,是他們橋梁分院一百多位設計師、工程師,兩千五百個日日夜夜的付出和奮鬥。
經歷過的人,能夠銘記這段時光一生。
沒經歷過的人,聽著這些過往也會覺得與有榮焉。
最初,他們得知偏遠地方小公司的設計師解決了三角鋼型支撐普適性問題,對越江橋充滿好奇的同時,也充滿了不甘心。
好像自己精心養大的孩子,被別人領走了似的,心裏升起憤憤不平。
可是現在,他們坐在橋梁分院會議室,親自見到這個年輕人時,心裏最後的憤憤不平,都消失得幹幹凈凈。
害,律風都來應聘了,以後都是一家人,怎麽看怎麽親切!
親切的橋梁院員工,連聽PPT都聽得格外專註。
會議室裏回蕩著律風的聲音,臺下翻閱資料、落下筆跡的輕微響動,像極了和諧美好的抒情曲,陪伴著律風講完越江橋。
一雙雙眼睛聚精會神地看過來,帶著律風熟悉的眼神。
律風在這樣的地方,感到輕松又愜意。
他不用采取什麽戰備狀態,更不需要提防被人打斷。
自由自在的用中文闡述自己對越江橋的設計,再沒有迎合外國專家換成英語的必要。
這種舒適的表達,律風很久沒有感受過了。
好像回國以後,他每一次解說闡述都要做好甲方無禮發言的準備。
然後,獲得同行人員“脾氣不好”的點評。
律風慢慢說完越江橋,鼠標輕點,就結束了越江橋的部分。
他說:“接下來的橋梁設計,都只是我的概念作品,介紹會稍微短一些。”
此時,有人舉手問道:“你其他的橋梁設計,也是采用的三角鋼型支撐嗎?”
律風耐心極好的回答道:“不是。”
他點開花費一周時間趕工的橋梁模型,認真回覆,“它們是我參考了其他橋梁,制作的設計模型。”
不是三角鋼型支撐,在座的人顯然有些興趣缺缺。
參考其他橋梁?
設計出來的模型,恐怕遠遠比不上越江橋的解說有趣。
然而,律風的PPT畫面一換,嶄新的橋梁模型出現在屏幕上,立刻勾起了他們全新的好奇。
懸索橋、斜拉橋、連續梁橋。
三座大橋鋪滿了幕布,律風並沒有選擇浪費聽眾時間,直接將三項概念作品列在一起開始解說。
“這三座橋梁,都采用了國內最頂尖的工程建設技術。”
律風的紅色光亮,指在橋梁上,一一講述起它們的來源。
“懸索橋,參考的是深谷大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橋面設計。”
“斜拉橋,參考的是十行山大橋索面鋼桁梁專利技術。”
“連續梁橋,則是我在研究了宇川特大橋之後,嘗試分析了超高鋼圍堰的技術難度,設計出來的模型。”
他並沒有打算詳細闡述這些概念,只是坦然直白的解釋道:“都是一些構想中的概念創作,我還沒有選定適合場所進行具體的調查研究,大家可以隨便看看。如果有機會,我再繼續完善它們的詳細參數。”
律風一句“隨便看看”,橋梁分院的員工已經開始騷動起來。
他們從來沒有想過,深谷大橋、十行山大橋、宇川特大橋會在榮譽榜和新聞稿之外的地方被並列起來!
在座的不少人,還親自參與過畫圖、改圖、實地勘測的過程,並且將這三座橋梁,視為自己工作經歷之中的偉大成就。
但是律風的語氣,好像只要給他一個確定的建設場地,他就可以像設計越江橋一樣,再造三座橋出來!
終於,有人忍不住問道:“律風,你到底研究了多少橋啊!”
律風思索片刻,回答道:“國際上具有突破性成就的橋梁,大約都研究了一些。但是出於橋梁的本土化、適應性的目的,我主要研究了國院參與設計的橋梁,共計二十九座。”
隨口一聲問話,竟然得到了認真的答案。
二十九座國院參與設計的橋?!
橋梁分院的人已經來不及質疑律風話語的真假了。
國院參與建設了多少橋梁,他們這些在座的員工,不一定能夠數得清楚。
但是他們自己參與研究、設計過的橋梁項目,恐怕都沒有二十九座那麽多。
他們盯著幕布上的橋梁模型,毫不懷疑律風所謂的“研究”,就是像研究曲水灣大橋一樣,充滿了想將獨特專利廣泛運用起來的鬥志。
“是不是他研究過的橋,設計特性都能用在其他橋上面了?”
“這要是能行,省了我們多少改設計的功夫,能養多少頭發啊。”
“我突然想看他設計個我們解決不了的烏雀山大橋、金枝灣大橋出來看看了。”
“因地制宜,因材建橋,搞不好他真的能設計出來。”
竊竊私語變成了大面積的討論。
會議室變得吵雜又喧鬧。
忽然,馮漢林打開座位前的話筒咳嗽兩聲,壓住了身後一切吵鬧。
“律風,你只列出了四座橋,還有一座呢?”
馮主任這話一出,其他人眼前一亮,緊緊盯著屏幕,等待著最後一座橋梁登場。
畢竟,越江橋重點說,懸索橋、斜拉橋、連續梁橋合並說。
那麽最後的一個作品,一定格外不同於前四座橋梁。
律風感受到會議室四面匯聚的視線,理解他們的期待。
可惜,沒有什麽第五座橋。
他對待設計有著嚴格的標準,無論是設計圖、創作理念、3D渲染、概念視頻,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。
用來面試的東西,更不可能敷衍了事。
他說:“我只參與過越江橋項目,另外三座橋也僅僅是存在於構想中的概念,所以對我來說,為了湊數再制作一座橋梁的概念模型毫無意義。”
話音剛落,馮漢林詫異的轉頭看向身邊。
果然,他身邊的橋梁分院院長吳贏啟,露出了顯然不認可的神色。
吳贏啟讓律風完善作品集,就是想看看律風的設計能力和過往成績。
越江橋令他滿意,後續三座參考國院著名橋梁設計的模型,也做得不錯。
整場解說,吳院不動聲色的安靜坐著,並沒有提出任何的疑問。
此時,他終於出聲問道:“那麽,你沒有按照我的要求完善作品集?”
他一發話,全場屏息。
如果律風回答“是”,那麽在場全體人員毫不懷疑冷漠無情的吳院長,會因為他這麽一個小小的特立獨行,將律風拒之門外。
國家設計院從建國之初便承擔起國家大大小小的建築設計任務。
服從命令,是一切的基礎,更是他們入職多年的心得。
有意見可以提,有脾氣可以發,但是該做的工作、該完成的指標,無論多不合理,都必須保質保量的完成。
律風感受到了會議室裏忽然凝重的氣氛。
他回答得也格外坦誠。
“我確實按照要求完善了作品集,但是因為時間問題,我準備的不是橋。”
他隨手點擊鼠標,放置在PPT最後的一棟建築物出現在屏幕上。
寬敞明亮的建築,坐落在一片瑩瑩草叢之中,陽光傾瀉而下,如同溫柔流水一般照亮了它溫柔的曲線。
“這是我準備的第五個作品,也是我學生時代最滿意的設計。”
律風的語調,在重新見到這棟建築時,變得極其溫柔。
他說:“這是一棟公共圖書館,我設計它的時候,是希望它能夠給讀者帶來一個溫暖安寧的精神家園。”
吳贏啟沈默的凝視著幕布上的圖書館,耳邊盡是律風介紹設計理念的聲音。
即使聲線只有些微不同,他也能夠聽得出來,律風在介紹這棟陽光照耀的圖書館時,寧靜柔和的情緒。
他坐在會議室第一排,從越江橋聽到連續梁橋,堅定不移地認為律風是一位優秀的橋梁設計師。
直到這棟圖書館出現,用柔和的光影講述出了另一個事實——
比起橋梁,律風更擅長建築設計。
這座圖書館擁有獨特的屋檐,柔和的曲線順著琉璃色調的磚瓦,映照出淺淡溫暖的陰影。
宛如一片飄落的樹葉,輕輕落在草叢之中,遮蓋出一片安靜祥和的小天地。
吳贏啟敏銳的職業神經,能夠清晰辨別出律風設計的每一座橋梁的優點和缺陷。
但是,他面對這座圖書館,只覺得疲憊的精神找到了休憩之所,頭腦空白得只想誇一個“好”。
身後員工的低聲議論,清楚的傳進他的耳畔。
“這圖書館設計得也太好了吧,如果有這麽一座樓在我面前,我肯定會進去看看。”
“我也會進去。而且我覺得吧,這圖書館比越江橋還要漂亮。”
“咱們天天看橋,都是一條線,幾個彎,單調嘛。建築物渲染圖當然比橋梁豐富。”
吳贏啟卻立刻意識到,這不是豐富。
這是天賦。
建築師以那些造型誇張、標新立異的建築物奠定成就。
創造建築完全是個人觀點的表達,也更適合律風這樣獨具天賦的年輕人的個人發展。
但是,國家設計院負責的橋梁絕不會屬於某一個人的思想創作,而是國家交予的任務。
每一座橋梁都肩負著無數人的期望,它的誕生甚至可能是建設團隊歷經幾年、幾十年、幾個世紀的使命。
吳贏啟不相信律風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所在。
像這麽優秀的建築師,不可能沒有優秀的導師進行指引。
他等著律風結束了對圖書館的簡略闡述,困惑而直白的問道:“你為什麽不繼續在建築設計方面發揮特長,而是選擇了橋梁?”
他的問話令律風一楞。
準備這場面試的時候,律風設想過面試官們會問的各種問題。
關於橋梁的、測繪的、吃苦耐勞的,律風也做好了相應的回答準備。
可他沒想過,會面對這樣一個問題。
曾經令他掙紮了數個日日夜夜的“為什麽”,經過他尊敬的老師開導,才幫助他確定了真正想要前進的方向。
也許在幾年前,面對這樣的問題,律風無法回答,仍舊會感到迷茫。
現在,他卻如釋負重地笑出來,平靜的說道:“因為我在回國之前,老師對我說——
“單一的建築,改變的是一座城市的風貌,以及居住在這座城市的人對故土的記憶。
但是橋梁和道路,改變的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系,也給居住在不同城市、不同階層的人們,帶去更多的可能性。”
“我選擇的,不只是橋梁,還有橋梁存在的‘可能’。”
律風的未來,原本有過另外一條完美的職業規劃。
成為著名建築事務所的一員,建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,享受更多的名譽和讚美。
然而,當他站在橋梁分院的面試講臺上,他才清楚地意識到:
他喜歡和同樣黑發黑眼的人表達自己思想,喜歡和一群專註於橋梁的建設者探討設計和規劃,也喜歡和這些趣味相投的設計師們,一起探索橋梁的可能性。
律風說:“我學習建築設計,想看到的不是一棟孤獨美麗的建築物拔地而起。
而是一座座橋梁連接道路,貫通每一片孤島,為這個國家創造更多的‘可能’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面試時間定在一周後,地點是橋梁分院的第一會議室。
本該充裕的時間,卻因為通知的附加要求,變得緊張——
“請完善作品集,提供不少於五項參與項目或設計作品的內容,並準備一小時左右的闡述PPT”。
五項……
律風盯著這個數量,只覺得頭痛。
國家設計院的標準,比他知道的任何建築事務所都要高。
他手上完整的橋梁設計作品屈指可數,而且只參與過越江橋一個項目。
雖然他出過不少橋梁設計圖,但是大多是類似於曲水灣大橋的覆合式橋梁,沒有多少新意,更登不上國院的臺面。
律風點開電腦裏設計作品文檔,分門別類放滿了他學生時代以來,設計的各項建築。
如果只求數量,不限定橋梁主題,他隨時能夠做出精美漂亮的作品集。
可惜,那些線條溫柔、綠色節能的建築物,一定不是橋梁分院想看到的東西。
而是想看看他所設計的橋梁。
室內安靜的響起鼠標點擊聲音。
律風逐一查看了自己研究過的橋梁種類。
終於確定了作品集的完善方向。
做不到盡善盡美,至少要表達出他想要創造的橋梁世界。
橋梁分院,第一會議室。
律風攜帶著面試所需要的作品集、闡述PPT來到現場。
會議室外比他想象的更加安靜,會議室兩扇大門緊緊閉合,門外站著個中年人。
他穿著樸素的夾克衫,一見律風便揚起笑容點點頭,“律風,來了?”
這人語氣熟稔的叫出了律風的名字,才自我介紹道:“我是設計部的馮漢林,快進去吧,就等你了。”
說完,馮漢林推開身後大門,像一個專業的引路員,全然不需要律風的寒暄。
律風習慣了國內各種客套話,沒想到來了橋梁分院,他準備好的禮貌問候竟然根本不需要。
他帶著資料,走進會議室,卻發現裏面黑壓壓一片,坐滿了工作人員。
吵雜的聲音伴隨著上百雙眼睛匯聚過來,室內瞬間變得安安靜靜。
律風難得呆楞。
會議室第一排坐著一個領導模樣的中年人,他面前擺放著厚重的打印文件。
這樣隆重的架勢,絕對不是面試該有的氣氛。
他不得不低聲跟身邊熱情的馮漢林強調道:“馮先生,我是來面試‘設計助理’職位的律風。”
而不是什麽同名同姓參加會議的其他人。
馮漢林一聽就笑了。
“對啊,英國獨立建築學院畢業那個、設計了越江橋的律風嘛。”
他眼角盡是慈祥溫和,“沒走錯,我也沒認錯人。面試叫這麽多人來,是我們橋梁分院的習慣,這叫廣泛聽取員工意見,全方面考慮求職者秉性。不用緊張,你就當成普通面試,好好發揮就行。”
普通面試?
律風掃了一眼滿滿當當的會議現場,跟隨馮漢林的指引走上寬敞明亮的講臺。
巨大的投影幕布放下來,足夠會議室最後一排的員工,將幕布裏每一個字看得清清楚楚。
他餘光一瞥,發現會議室前方,立著一臺攝像機,鏡頭後的燈光亮著,顯然正在運作。
這麽“普通”的面試現場,他還只在學校超級熱門的大課、講座上見到過。
國院的面試……
這麽嚴格的嗎?
律風在馮漢林協助下,安靜的傳輸資料。
剛剛因為大門打開才安靜下來的室內,繼續泛起竊竊私語。
“這就是律風?”
“確實年輕啊,之前馮主任說年輕我還不信。”
“換我我也不信啊,越江橋用的又不是其他專利,那可是三角鋼型支撐——”
話語逐漸變得模模糊糊,偶爾幾個詞匯突兀的蹦出來,又迅速被吵雜的聲音掩蓋。
整個氣氛騷動起來,還伴隨著紙頁嘩啦啦翻動的聲音。
這場獨特的面試,驚訝的不只是律風,還有橋梁分院眾多設計師、工程師、研究員。
早在一周前,院裏就發了通知,今天在第一會議室提前入場,聆聽越江橋設計師闡述設計理念。
通知一出,外派的、出差的、休假的都震驚無比,分分鐘把院裏聊天群炸出99+消息提示。
越江橋的名字,已經成為了橋梁分院的討論熱點。
它成功采用曲水灣大橋專利技術的設計,令員工們覺得格外震驚。
即使他們翻來覆去看了報告,也有無數的問題,亟待解答。
“他在修正三角鋼型支撐參數的時候,是怎麽平衡橋型差異的?”
“越江洪水峰值和航道線高度為什麽會有0.86米的落差?”
各種疑問,導致了今天會議室爆滿的局面。
還有不少員工沒法親自到場,紛紛在聊天群裏圈親切友好的馮主任,發出“給我錄個像”“幫我提個問”的呼聲。
於是,會議現場人有了,錄像有了。
馮漢林的筆記本上,還認真記錄了幾個值得一提的問題,就等著律風解說完,挨個提問回答。
“感謝各位的到場,那麽接下來我先闡述越江橋的設計理念。”
律風的開場,直接又簡潔。
會議室在他清晰的聲音裏,重回安靜。
PPT上的內容,在場的人已經看過了無數次。
然而,當律風說起越江橋的概念時,他們還是隨之翻動了手邊的紙張,跟隨設計師一起,回顧越江橋的信息。
對律風來說,這是一場面試。
對橋梁分院來說,這是一場計劃之中、本就該有的交流。
他們手上的會議材料,印滿了越江橋的設計原理、越江數據,還有原封不動打印出來的《越江橋采用曲水灣大橋三角鋼型支撐的可行性研究》報告。
曲水灣大橋是橋梁分院的驕傲。
設計署名“國家設計院”五個字背後,是他們橋梁分院一百多位設計師、工程師,兩千五百個日日夜夜的付出和奮鬥。
經歷過的人,能夠銘記這段時光一生。
沒經歷過的人,聽著這些過往也會覺得與有榮焉。
最初,他們得知偏遠地方小公司的設計師解決了三角鋼型支撐普適性問題,對越江橋充滿好奇的同時,也充滿了不甘心。
好像自己精心養大的孩子,被別人領走了似的,心裏升起憤憤不平。
可是現在,他們坐在橋梁分院會議室,親自見到這個年輕人時,心裏最後的憤憤不平,都消失得幹幹凈凈。
害,律風都來應聘了,以後都是一家人,怎麽看怎麽親切!
親切的橋梁院員工,連聽PPT都聽得格外專註。
會議室裏回蕩著律風的聲音,臺下翻閱資料、落下筆跡的輕微響動,像極了和諧美好的抒情曲,陪伴著律風講完越江橋。
一雙雙眼睛聚精會神地看過來,帶著律風熟悉的眼神。
律風在這樣的地方,感到輕松又愜意。
他不用采取什麽戰備狀態,更不需要提防被人打斷。
自由自在的用中文闡述自己對越江橋的設計,再沒有迎合外國專家換成英語的必要。
這種舒適的表達,律風很久沒有感受過了。
好像回國以後,他每一次解說闡述都要做好甲方無禮發言的準備。
然後,獲得同行人員“脾氣不好”的點評。
律風慢慢說完越江橋,鼠標輕點,就結束了越江橋的部分。
他說:“接下來的橋梁設計,都只是我的概念作品,介紹會稍微短一些。”
此時,有人舉手問道:“你其他的橋梁設計,也是采用的三角鋼型支撐嗎?”
律風耐心極好的回答道:“不是。”
他點開花費一周時間趕工的橋梁模型,認真回覆,“它們是我參考了其他橋梁,制作的設計模型。”
不是三角鋼型支撐,在座的人顯然有些興趣缺缺。
參考其他橋梁?
設計出來的模型,恐怕遠遠比不上越江橋的解說有趣。
然而,律風的PPT畫面一換,嶄新的橋梁模型出現在屏幕上,立刻勾起了他們全新的好奇。
懸索橋、斜拉橋、連續梁橋。
三座大橋鋪滿了幕布,律風並沒有選擇浪費聽眾時間,直接將三項概念作品列在一起開始解說。
“這三座橋梁,都采用了國內最頂尖的工程建設技術。”
律風的紅色光亮,指在橋梁上,一一講述起它們的來源。
“懸索橋,參考的是深谷大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橋面設計。”
“斜拉橋,參考的是十行山大橋索面鋼桁梁專利技術。”
“連續梁橋,則是我在研究了宇川特大橋之後,嘗試分析了超高鋼圍堰的技術難度,設計出來的模型。”
他並沒有打算詳細闡述這些概念,只是坦然直白的解釋道:“都是一些構想中的概念創作,我還沒有選定適合場所進行具體的調查研究,大家可以隨便看看。如果有機會,我再繼續完善它們的詳細參數。”
律風一句“隨便看看”,橋梁分院的員工已經開始騷動起來。
他們從來沒有想過,深谷大橋、十行山大橋、宇川特大橋會在榮譽榜和新聞稿之外的地方被並列起來!
在座的不少人,還親自參與過畫圖、改圖、實地勘測的過程,並且將這三座橋梁,視為自己工作經歷之中的偉大成就。
但是律風的語氣,好像只要給他一個確定的建設場地,他就可以像設計越江橋一樣,再造三座橋出來!
終於,有人忍不住問道:“律風,你到底研究了多少橋啊!”
律風思索片刻,回答道:“國際上具有突破性成就的橋梁,大約都研究了一些。但是出於橋梁的本土化、適應性的目的,我主要研究了國院參與設計的橋梁,共計二十九座。”
隨口一聲問話,竟然得到了認真的答案。
二十九座國院參與設計的橋?!
橋梁分院的人已經來不及質疑律風話語的真假了。
國院參與建設了多少橋梁,他們這些在座的員工,不一定能夠數得清楚。
但是他們自己參與研究、設計過的橋梁項目,恐怕都沒有二十九座那麽多。
他們盯著幕布上的橋梁模型,毫不懷疑律風所謂的“研究”,就是像研究曲水灣大橋一樣,充滿了想將獨特專利廣泛運用起來的鬥志。
“是不是他研究過的橋,設計特性都能用在其他橋上面了?”
“這要是能行,省了我們多少改設計的功夫,能養多少頭發啊。”
“我突然想看他設計個我們解決不了的烏雀山大橋、金枝灣大橋出來看看了。”
“因地制宜,因材建橋,搞不好他真的能設計出來。”
竊竊私語變成了大面積的討論。
會議室變得吵雜又喧鬧。
忽然,馮漢林打開座位前的話筒咳嗽兩聲,壓住了身後一切吵鬧。
“律風,你只列出了四座橋,還有一座呢?”
馮主任這話一出,其他人眼前一亮,緊緊盯著屏幕,等待著最後一座橋梁登場。
畢竟,越江橋重點說,懸索橋、斜拉橋、連續梁橋合並說。
那麽最後的一個作品,一定格外不同於前四座橋梁。
律風感受到會議室四面匯聚的視線,理解他們的期待。
可惜,沒有什麽第五座橋。
他對待設計有著嚴格的標準,無論是設計圖、創作理念、3D渲染、概念視頻,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血。
用來面試的東西,更不可能敷衍了事。
他說:“我只參與過越江橋項目,另外三座橋也僅僅是存在於構想中的概念,所以對我來說,為了湊數再制作一座橋梁的概念模型毫無意義。”
話音剛落,馮漢林詫異的轉頭看向身邊。
果然,他身邊的橋梁分院院長吳贏啟,露出了顯然不認可的神色。
吳贏啟讓律風完善作品集,就是想看看律風的設計能力和過往成績。
越江橋令他滿意,後續三座參考國院著名橋梁設計的模型,也做得不錯。
整場解說,吳院不動聲色的安靜坐著,並沒有提出任何的疑問。
此時,他終於出聲問道:“那麽,你沒有按照我的要求完善作品集?”
他一發話,全場屏息。
如果律風回答“是”,那麽在場全體人員毫不懷疑冷漠無情的吳院長,會因為他這麽一個小小的特立獨行,將律風拒之門外。
國家設計院從建國之初便承擔起國家大大小小的建築設計任務。
服從命令,是一切的基礎,更是他們入職多年的心得。
有意見可以提,有脾氣可以發,但是該做的工作、該完成的指標,無論多不合理,都必須保質保量的完成。
律風感受到了會議室裏忽然凝重的氣氛。
他回答得也格外坦誠。
“我確實按照要求完善了作品集,但是因為時間問題,我準備的不是橋。”
他隨手點擊鼠標,放置在PPT最後的一棟建築物出現在屏幕上。
寬敞明亮的建築,坐落在一片瑩瑩草叢之中,陽光傾瀉而下,如同溫柔流水一般照亮了它溫柔的曲線。
“這是我準備的第五個作品,也是我學生時代最滿意的設計。”
律風的語調,在重新見到這棟建築時,變得極其溫柔。
他說:“這是一棟公共圖書館,我設計它的時候,是希望它能夠給讀者帶來一個溫暖安寧的精神家園。”
吳贏啟沈默的凝視著幕布上的圖書館,耳邊盡是律風介紹設計理念的聲音。
即使聲線只有些微不同,他也能夠聽得出來,律風在介紹這棟陽光照耀的圖書館時,寧靜柔和的情緒。
他坐在會議室第一排,從越江橋聽到連續梁橋,堅定不移地認為律風是一位優秀的橋梁設計師。
直到這棟圖書館出現,用柔和的光影講述出了另一個事實——
比起橋梁,律風更擅長建築設計。
這座圖書館擁有獨特的屋檐,柔和的曲線順著琉璃色調的磚瓦,映照出淺淡溫暖的陰影。
宛如一片飄落的樹葉,輕輕落在草叢之中,遮蓋出一片安靜祥和的小天地。
吳贏啟敏銳的職業神經,能夠清晰辨別出律風設計的每一座橋梁的優點和缺陷。
但是,他面對這座圖書館,只覺得疲憊的精神找到了休憩之所,頭腦空白得只想誇一個“好”。
身後員工的低聲議論,清楚的傳進他的耳畔。
“這圖書館設計得也太好了吧,如果有這麽一座樓在我面前,我肯定會進去看看。”
“我也會進去。而且我覺得吧,這圖書館比越江橋還要漂亮。”
“咱們天天看橋,都是一條線,幾個彎,單調嘛。建築物渲染圖當然比橋梁豐富。”
吳贏啟卻立刻意識到,這不是豐富。
這是天賦。
建築師以那些造型誇張、標新立異的建築物奠定成就。
創造建築完全是個人觀點的表達,也更適合律風這樣獨具天賦的年輕人的個人發展。
但是,國家設計院負責的橋梁絕不會屬於某一個人的思想創作,而是國家交予的任務。
每一座橋梁都肩負著無數人的期望,它的誕生甚至可能是建設團隊歷經幾年、幾十年、幾個世紀的使命。
吳贏啟不相信律風不知道自己的天賦所在。
像這麽優秀的建築師,不可能沒有優秀的導師進行指引。
他等著律風結束了對圖書館的簡略闡述,困惑而直白的問道:“你為什麽不繼續在建築設計方面發揮特長,而是選擇了橋梁?”
他的問話令律風一楞。
準備這場面試的時候,律風設想過面試官們會問的各種問題。
關於橋梁的、測繪的、吃苦耐勞的,律風也做好了相應的回答準備。
可他沒想過,會面對這樣一個問題。
曾經令他掙紮了數個日日夜夜的“為什麽”,經過他尊敬的老師開導,才幫助他確定了真正想要前進的方向。
也許在幾年前,面對這樣的問題,律風無法回答,仍舊會感到迷茫。
現在,他卻如釋負重地笑出來,平靜的說道:“因為我在回國之前,老師對我說——
“單一的建築,改變的是一座城市的風貌,以及居住在這座城市的人對故土的記憶。
但是橋梁和道路,改變的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聯系,也給居住在不同城市、不同階層的人們,帶去更多的可能性。”
“我選擇的,不只是橋梁,還有橋梁存在的‘可能’。”
律風的未來,原本有過另外一條完美的職業規劃。
成為著名建築事務所的一員,建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,享受更多的名譽和讚美。
然而,當他站在橋梁分院的面試講臺上,他才清楚地意識到:
他喜歡和同樣黑發黑眼的人表達自己思想,喜歡和一群專註於橋梁的建設者探討設計和規劃,也喜歡和這些趣味相投的設計師們,一起探索橋梁的可能性。
律風說:“我學習建築設計,想看到的不是一棟孤獨美麗的建築物拔地而起。
而是一座座橋梁連接道路,貫通每一片孤島,為這個國家創造更多的‘可能’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